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构深度融合,通过替代传统建筑材料或与建筑外观协同设计,实现发电功能与建筑美学的统一。推进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,“绿色基建”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词之一,而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是“绿色基建”的关键技术,通过空间赋能、能源转型与美学升级,推动城市从高碳依赖走向智慧低碳。
近日,记者走进明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,探秘光电玻璃的发电魔法。
明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集团总部附近,明阳所有的光电玻璃产品便是在这里进行自主研发及生产。每片光电玻璃的主角,便是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。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在导电玻璃的表面附着了一层3纳米的碲化镉薄膜。
记者拿起一块碲化镉光电玻璃样品,玻璃上的碲化镉薄膜细密如纱网,紧致地排列着被激光精密切割过的电池组。明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彬介绍,碲化镉薄膜要经过30多道工序,将10多层膜叠合而成。其中,激光切割环节便涉及了3道主要工序:将大电池切割成无数小电池,再把所有小电池的正负极串联起来,最后将串联起来的小电池的正负极“暴露”出来,使其具备发电能力。看似普通的玻璃就是这样拥有了发电“魔法”。
“与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玻璃相比,无论是美观度、安全性能还是单瓦发电能力,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都更胜一筹。”王彬表示,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安装需要有适当的倾角,且不能被遮挡,否则长时间易诱发火灾。而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对放置角度不敏感,且不怕遮挡,防火性能、结构安全性能和电气安全性能都非常高。他拿起一面被切割掉一个角的碲化镉光电玻璃样品向记者展示道,得益于无数个被激光切割成的小电池组集成发电,无论是玻璃缺角还是中间挖洞,都不影响剩余部分正常发电,可满足用户的多种形态需求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思远)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配资业务-股票配资最新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